党的建设

山钢集团“中国梦 新时代 跟党走 强起来”主题宣讲作品:驶向改革春天的“和谐号”

时间:2021-08-16 来源:宣传部

驶向改革的春天

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  石雪


“到党最需要的地方去!”


20世纪70年代,三万余名中华儿女带着这种信念和决心,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,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,扎根山沟干革命,以“让高山低头,河水让路,敢叫日月换新天”的革命大无畏精神,在荒山野岭中树立起了当时的齐鲁第一高炉。从此,齐鲁大地上有了一个崭新的名字——莱钢。

时光荏苒,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磨砺,莱钢发展到如今的特大开云(中国)有限公司铁联合企业。在这背后,有一种信念的传承从未改变——“到党最需要的地方去”,成为每一名共产党员最凸显的身份标签。

今天,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吕新刚和他的“和谐号”机组在企业改革道路上,“听党指挥 跟党走”,冲锋在前争当“头车”的故事。

2020年下半年,落实山钢集团“1336”倒计时改革,运输部为提升“劳产率”,按照“做到极致,走向前列”总要求,决定推行“调乘一体化”改革。

消息一经传出,众人哗然。“原本2个乘务员2个调车员干的活,现在要减掉1个调车员,让司机即开车又调车,这活还咋干?”在质疑声中,全国青年岗位能手、运输部优秀党员吕新刚敲开了段领导的办公室,在得到改革已是势在必行的答复后,回了句:“如果一定要改,那就让我们‘和谐号’机组先来吧!”

当天夜里,得知这一消息的机组成员“紧急集合”,给吕新刚“上课”:“都这么干了50多年了,为啥咱们要冒这个泡先改革?”而吕新刚却坚定的说:“兄弟们,企业改革发展是大势,大家都觉得难那是因为思想上还没有扭转过来,这才更需要咱们用行动证明来转变大家。这最难的开头咱们不上让谁上?别忘了,咱们大部分都是党员,关键时刻必须要冲在最前面、啃最硬的骨头、打最硬的仗,这才对得起咱们胸前的党徽,对得起咱们开的‘和谐号’!”此言一出,全场静默。第二天8名机组成员集体上交了申请,立志要成为了第一个“吃螃蟹”的机组。

改革的道路注定是孤独而艰苦的。

2020年12月17日,在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了2个多月的学习培训后,“和谐”机组成员在众人瞩目下,操控机车进入大钢站场,稳稳的完成了“两乘一调”作业模式下的首项运输任务,标志着调乘一体化改革正式进入到试运行阶段。

首次试运行的成功,对整个运输部来说意义重大,这是一次公司主体工种率先改革的大胆尝试,为日后的深入推进劳产率提升奠定了基础。

然而试运行的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。2021年元旦过后,吕新刚的孩子因病住院,必须固定人员陪护,这使吕新刚万般为难:一面是老婆自己一个人实在无法同时照顾两个孩子,另一面是调乘一体化刚刚试运行,无法找别的机组同事替班,只能由本机组的同事打连班替。24小时连轴转在以前都很难,何况是现在的试运行阶段?然而,机组成员得知这一情况后都主动要求替班,把他“撵”回了家。几天后,孩子病情稍微稳定些,吕新刚就立刻回到了工作岗位。在这个冬天,“和谐”机组就这样克服家庭上、工作上的困难,“咬定青山不放松”,坚定不移地冲在了“党最需要的地方”,一丝不苟执行标准化作业,精益求精完成每一项任务,运输作业效率不降反升,让同事们刮目相看,成为调乘一体化改革的“破冰者”。

熬过了冬天,春天还会远吗?

很快,新一轮调乘一体化的培训开始,观望的少了,积极报名的多了,同事们积极性明显调动起来了。三轮培训就实现了调乘人员全覆盖,其中4个新机组很顺利地完成了上车运行,“和谐”机组终于不再孤单,调乘一体化改革工作迎来了百花争艳的春天。

方向明则改革兴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企改革与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,是国企改革理论和实践的“指南针”“定盘星”。坚持问题导向,以自我革命的精神,刀刃向内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,国企改革成效不断显现。

“求木之长者,必固其根本。”坚持党的领导是国有企业的“根”和“魂”。在党的领导下,在山东省“新旧动能转换”的大潮中,山钢每一名党员都化身为深扎地下的“根系”,成为那无影无形却又无处不在的“党魂”载体,勇立潮头,带着“到党最需要的地方去”的坚定信念和决心,把国企改革各项工作不断推向深入,让国有企业挺起“共和国脊梁”,在新时代的改革大潮中浴火重生。

“到党最需要的地方去......”

 

 


Copyright © 2010 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鲁ICP备10035343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102000509号